一、财政总收入情况 2016年1-12月,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81482万元,占年预算目标计划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3.64%。分部门征收情况是:国税部门征收26704万元,占年预算目标计划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26.9%;地税部门征收36876万元,占年预算目标计划的100%,比上年同期下降12.9%;财政等部门征收17902万元,占年预算目标计划的100%,比上年同期增长15.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2016年1-12月,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主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增值税71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3%; 营改增518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5%; 营业税1253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 企业所得税131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5%; 个人所得税56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3%; 资源税84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7%; 城市维护建设税91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 房产税10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5%; 印花税730万元,与上年同期增长13.4%; 城镇土地使用税103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 土地增值税9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1%; 车船税39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 耕地占用税23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5%; 契税692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8%; 专项收入9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8%;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25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2.4%; 罚没收入121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3%;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3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9%; 其他收入1170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4.3%。 三、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2016年1-12月,全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29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主要支出项目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1817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 公共安全62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 教育3577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4%; 科学技术410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8%; 文化体育与传媒202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5.1%; 社会保障和就业3409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245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 节能环保3648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8%; 城乡社区事务88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 农林水事务4609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3%; 交通运输598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0.3%;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5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33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7.1%;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25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 住房保障支出776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6%; 粮油物资储备事务69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2%; 其他支出66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 五、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和特点: 一是实现全年预算目标困难较大。受经济下行因素影响,资源型企业税收大减,新的税源没有形成,整个县域经济仍然缺乏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没有骨干税源支撑。中央、省继续取消部分收费项目,行政执收、执罚行为进一步规范,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收费政策的落实, 1-12月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等同比下降50%以上,非税收入呈现下降态势,财政增收的压力很大。县本级实有财源非常少,同时受营改增政策影响,营业税全部改征增值税,小微企业政策性减免等实现2016年收入预算目标难度加大。 二是预算执行进度慢,项目资金支付滞后。随着国家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各单位上报项目的积极性高涨,但项目资金到位后,出现和项目的申报的诸多项不符,致使项目工程实施缓慢,资金拨付慢。一方面是预算单位“重分配、轻执行”导致预算支出进度缓慢。部门单位是部门预算的主体,“重分配、轻执行”现象在预算部门单位普遍存在,许多部门都先千方百计争取资金,然后再考虑预算执行。由于缺少对下一年度工作的统筹考虑,部门单位在申报时往往依据以前年度或借鉴别的单位的做法进行项目申报,在争取到项目资金后,再重新进行规划、论证,这样到资金拨付就迟了。另一方面各预算单位预算支出责任主体的意识不强。未把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还有个别部门对财政支出重视不足、沟通衔接不够。“重预算、轻执行”的工作理念仍未转变,仍有“留着钱慢慢花”的理念。有些单位内部管理脱节,预算项目是业务科室执行,申报预算又是财务办理,相互缺少配合,沟通衔接不够。以上主观因素的存在,都影响了支出进度。 三是要创新预算管理,完善政府预算体系。2016年部门预算即将开始,我们须认真编制全口径预算,根据新《预算法》的要求,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准预算,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加大统筹财政资金和盘活存量资金力度,把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强预算单位结余资金管理,对预算结转结余资金超过两年的收回财政统筹安排,对当年结余较大的与下年预算挂钩。加大对财政性投资项目的预算评审和绩效考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偿债机制,严防债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