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一枝枪 1926年,全国工农运动蓬勃兴起,革命斗争如火如荼。莲花县的工农大众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农民自卫军,有枪60支。然而,第二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紧接着,许克祥在长沙发动了“马日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莲花,血雨腥风席卷而来。 藏 枪 这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莲花县城突然枪声大作,反动武装靖卫团正在挨家挨户搜捕农民自卫军战士,逼缴枪支。农军60支枪除小部分赴安源编队,参加秋收起义外,其余全部在坊楼杨梅村被反动派收缴。但谁也没想到,还有一枝枪却由农军班长、共产党员贺国庆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了。 贺国庆祖籍湖南攸县石桥,为生活所逼,父亲贺承茂早年间迁居莲花坊楼沿背村。面对严峻的现实,贺国庆深深意识到而今这世道枪就是理,理就是枪。有理没枪受人欺,没理有枪坐大堂。保枪就是保政权。他将这枪拆成三部分,分别藏在龙山岩、沿背贺家祠、攸县石桥等处。以后形势日趋紧张,他又将枪转移到自己的老家石桥。在此这白色恐怖中,他牢牢树立一个坚定的革命信念:“粒火能烧万重山!总有一天,这支钢枪会在革命斗争中派上大用场!” 保 枪 靖卫团丁的鼻子比狗还灵,很快嗅出了还有一支枪被贺国庆收藏了。于是到处搜捕这位农军班长。贺国庆东躲西藏,行踪不定,靖卫团疲于奔命,毫无效果。于是便抓来贺国庆的父亲贺承茂、弟弟贺国强,在沿背桥头严刑审讯,逼问贺国庆和枪的下落。 贺承茂横眉冷对靖卫团,说出的话语比钢还要硬:“有本事找我儿子去!”靖卫团总恶狠狠地威胁:“老倌子,别嘴硬。我会让你说也实情来!”他一挥手,几个团丁涌上前,七手八脚放倒了老人施酷刑。老虎凳,辣椒水、皮鞭子,刑法都使尽,老人家依然一声都不吭。靖卫团总急红了眼,气呼呼地又下令,将浇上煤油的棉絮绑在老人的身上,然后点上火,惨无人道地将老人当场活活烧死。 接着,又将贺国强拉出来。靖卫团总上前虚情又假意:“小老弟,只要你交出枪或供出你哥哥的下落,我保你这生荣华富贵享不尽!如果执迷不悟,你爹就在奈何桥上等你!” 贺国强怒目圆瞪,狠狠地“呸”了靖卫团总一口:“老子英雄儿好汉,共产党人杀不尽!” 靖卫团总气得像疯狗,拔出驳壳枪对着贺国强的胸脯“砰砰砰”连发数枪。贺国强倒在血泊中,依然睁大双眼怒视仇人。靖卫团总吓得心惊胆战,急忙收兵,狼狈逃回县城。 献 枪 贺国庆听到父亲和弟弟被反动派杀害的消息后,泪如泉涌,痛哭失声。他化悲痛为力量,咬牙切齿发誓,总有一天要和反动派算这笔血泪帐!从此,更坚定了保存好这支枪的信念。 野草烧不尺,春风吹又生。贺国庆终于盼来了毛委员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经过莲花,毛委员在县城宾兴馆召开了前委扩大会和莲花部分党员会议,决定引兵井冈。会上还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形势,指示各地党组织要重新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战争,用枪杆子打出红色政权。 霹雳一声震天响,农民自卫军重武装。接着莲花县赤卫队宣告成立,贺国庆迅速找到了党组织,含着热泪献上了自己全家人用鲜血和生命保存这枝钢枪。 赤卫队长陈竞进接过这支钢枪,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与全体赤卫生队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枪在火种在,星火要燎原!县委书记朱亦岳当场泼墨挥毫,写下了一副气壮山河的对联: 一根枪支开辟红色地区在今岁 万民团结推翻黑暗统治属来年 扩 枪 以陈竞进为队长,贺国庆为副队长的赤卫队开始选择地形和群众基础较好的马家坳、蕉叶冲为根据地,开展革命斗争,扩大革命武装。 这年春节期间,靖卫队长陈刚维带着两枝枪回坊楼老家拜年。陈竞进和贺国庆率领赤卫队就以这枝枪为武器,虚张声势吓退了靖卫队长,一举缴获了两枝枪。数日后,靖卫队副队长带兵前来坊楼“围剿”。陈竞进他们便联合萍乡赤卫队,深夜围攻靖卫团驻扎的长发祥饭店,以火功取胜,又夺了一些枪支弹药。 为了迅速扩大革命武装,赤卫队又在坊楼因陋就简办起了一个修械厂,专门修配枪支。不久,井冈山的工农红军也赠给赤卫队一批枪支。就这样通过夺枪、修枪、送枪,到了1928年6月。赤卫队力量大大增强,并奉命编为红色独立团,陈竞进任团长,贺国庆任一连连长。 当年秋天,赣敌朱培德部营长张威率领部队起义,向莲花红色独立团投诚,带来90枝枪。仅一年时间,莲花由一枝枪发展到220枝,由赤卫队发展为红色独立团,而且还能源源不断地将枪支、兵员输送到主力红军中去。三年以后,湘东南独立师在莲花整训时,莲花地方武装提供了一个团的人、枪编入独立师中。建国后,由莲花一枝枪发展起来的队伍北京戍部队某部和兰州军区机械化部队某部等依然活跃在革命的征途上,为保卫祖国再立新工。 一枝枪的发展过程,证实了毛泽东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论断。半个多世纪以后的1987年10月,毛泽东的次子毛岸青偕夫人邵华来到莲花,瞻仰了莲花一枝枪纪念馆后,即兴挥毫写下了一首激励后人的诗: 莲花一枝枪, 美名传四方。 昔日打江山, 今天保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