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刚过,天气渐热。深居皇宫的清代帝师朱益藩这天还没起床,便被后院里传来的一阵“呱呱呱”的聒噪声惊醒了。于是披衣起床,叫来佣人询问是怎么回事。佣人笑着回应,老爷忘了,每年的端午节,家乡总会送来几笼活鸭和红辣椒、茶油、冬酒等作料,为老爷炒上平日嗜好的血鸭。今年可能是路途上耽误了,昨天才刚送到哩! 朱益藩这才猛然醒悟过来,抿嘴笑了。可不,自己深居皇宫数载,什么样的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没尝过?可偏偏就是忘不了家乡这盘极其普通的菜肴——莲花血鸭。难怪古人说,水是家乡甜,人是家乡好。而这炒血鸭却又是莲花厅的土产名菜,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偌大的京城也找不出这盘佳肴。因为这道名菜一定要配上当地的鸭子、当地的辣椒、当地的茶油、当地的冬酒、当地的蒜头等作料,才能原汁原味,吃了还想吃。故而民间又有谚语流传:“吃了莲花炒血鸭,走到天涯都想它。”所以,不少外地人特意赶来莲花厅,品尝这慕名已久的炒血鸭。而在当地来说,炒血鸭又是普通百姓的家常便菜。朱益藩在家乡时每月都要吃上几次。进京以后,仍要家人从家乡专程捎来活物和作料,亲自炒制。前天过端午节时还在提起这事,想不到今天就能一饱口福了。 朱益藩梳洗完毕,用过早膳,正要亲自下厨,有下人来报,皇宫里来了好几位御厨。 朱益藩不由得一愣,这皇宫御厨跑到我家里来干啥?难道也想来学我这家乡名菜炒血鸭的做法?于是,步入客厅,只见厅堂里果然有三位御厨呆着。瞧见朱益藩出来,他们便一拥而上俯伏于地,磕头哀求:“朱大人救命!朱大人救命!” 朱益藩吓了一跳,急忙将三位御厨扶起,惊问出了什么大事。于是这三位御厨流着眼泪,结结巴巴的诉说了原因。 原来,前不久慈禧太后受了风寒,感冒了好一阵子。大病初愈后没了口味,吃什么都味同嚼蜡。皇宫里的这些御厨绞尽脑汁,想出了不少花招给老佛爷调试口味,可惜都难奏效。后来老佛爷心烦了,一旦发火就拿御厨出气,今天将这个绑了,明天将那个斩了,只搅得御厨房里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谁也不知道哪一天会轮到自己。最后,有人想起了太子师傅朱益藩,于是特意登门求援,央求朱益藩出门求情。 朱益藩听罢三位御厨的哭诉,自然深表同情。可怎么去搭救他们呢?朱益藩背着双手,在大厅里来回踱了几步,脑海中倏地冒出了一个主意,便击掌喊了起来:“你们有救了!老夫备有一道家乡名菜,你们带进宫去让老佛爷品尝,只要让她老人家开了胃口,你们不但没了性命之忧,说不定还会重重有赏。”说罢,便胸有成竹地将这三位御厨带进了自己的厨房…… 翌日上午,朱益藩正在书房打坐,突然听到家人来报,皇宫有太监来宣,老佛爷要召见太子师傅。 朱益藩猜测一定是自己那道家乡名肴打开了老佛爷的胃口,心中十分高兴,随着太监坐轿进了皇宫。谁知老佛爷见了他柳眉一竖,厉声喝道:“朱益藩知罪么?” 朱益藩一听吓了大跳,难道拐场了?急忙俯伏地上连连磕头:“臣不知犯了何罪?” 老佛爷又大喝一声:“犯了欺君大罪!” 朱益藩吓得身子哆嗦,浑身就像筛糠似地抖个不停。还真是伴君如伴虎,这喜怒无常的老佛爷今天究竟着了什么魔? 老佛爷见朱益藩吓得这般模样,不由得“扑哧”一笑,旋即又是满面春风,吩咐赐座。 朱益藩擦了把头上的冷汗,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老佛爷单刀直入地发问:“朱爱卿,你昨天要御厨送来的这道佳肴究竟产于何地,出自哪家名厨之手,为何直到今天才露出庐山真面目?” 朱益藩于是心中有底了,急忙解释道:“回老佛爷的话,这佳肴俗名莲花血鸭,出自老臣家乡莲花厅。乃是老臣家乡的一道普通佳肴,家家户户都会做,并非出自什么名厨之手。” 老佛爷今天似乎来了精神,竟然兴趣盎然的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此说来,这道名菜必定还有一番来历?” 朱益藩见老佛爷的心情特好,便趁机娓娓道来—— 这莲花血鸭确有一番不凡来历,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那还是宋景炎元年间的事。那年,元军攻占了临安,大举南下。丞相文天祥起兵勤王,各地群起响应,抗元斗争风起云涌,时值莲花境内有数千壮士振臂呼应,并相约集会商讨共赴国难,勤王抗元。同时,准备升帅旗,歃血为盟。 誓师这天,旌旗猎猎,人喊马嘶,各路豪杰。首领端着殷红的血酒肃立于帅旗下。盟主手端血酒登临祭旗。祝福勤王军所向披靡,旗开得胜。祝罢,正要将血酒喝下,怱有探马来报,文丞相自岭南海口兵出江西,顺道从此间经过,会见各路豪杰。于是,众皆兴奋,群情高涨,欢呼之声响彻云霄。盟主即吩咐摆酒接风,准备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 勤王部队中的火头军班长刘德林,原是酒楼厨师出身,炒得一手好菜。今天听说文丞相光临,心情特别激动,亲自下厨掌勺,连着炒了几盘好菜,轮到炒鸭子时,因一时手忙脚乱,竟误将刚才自己还来不及喝的血酒当成辣酱倒入锅内。等到觉察时已经迟了,无可补救。他唯恐这血酒下到锅里后会产生异味坏了这盘菜,不由得忐忑不安。谁知就在鸭子快要出锅时,突然一股香辣味直扑鼻端,顿觉余味无穷。刘德林不由大喜过望,难道真个应了妙手偶得的说法?直至将这鸭子端上桌后,文丞相和众首领一尝,果然赞不绝口。文天祥笑盈盈地问道:“此为何等美味佳肴?”刘德林在旁边响亮地接上了话茬:“这叫莲花血鸭!” “好!”文天祥拍案而起,与诸位首领碰杯:“今天我们义务军会师,喝血酒,吃血鸭,誓与贼寇血战到底!等到王师凯旋之日,我们再痛饮黄龙府!” 众首领振臂齐呼应:“喝血酒,吃血鸭,誓与贼寇血战到底!” “誓与贼寇血战到底!”霎时,呐喊声声,山摇地动。当天出师,义军浩浩荡荡,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收复了永新等县,一时声势大震,威名远播。而“莲花血鸭”这道名菜,也就这样代代流传下来了。 …… 朱益藩如数家珍一般,讲得栩栩如生,绘声绘色。慈禧太后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故事讲完了,这位老佛爷还沉浸在故事的余味之中,半晌才喟然长叹出声:“想我泱泱大国,疆土辽阔,物产丰富,似这等美味佳肴深藏民间,就连哀家我今天才刚刚尝到,还真是‘养在闺中无人识’啊!” 从此,御膳房里的菜谱便又增添了莲花血鸭这道名菜。接着,以后凡有王公大臣设宴待客,只要这莲花血鸭端上桌,便会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就这样,莲花血鸭开始饮誉京城,名声大噪。据说,慈禧太后还曾经提议将这道名牌菜列入“满汉全席”。可后来随着八国联军侵略中国,这位老佛爷逃命都来不及,怎么不能顾得上这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