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县县委 莲花县人大 莲花县政府 莲花县政协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导航
   统计信息 more
莲花县统计局统计创新材料… 7-4
莲花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 7-4
2016年莲花县统计局工作开… 11-11
2016年莲花县统计局工作开… 11-11
莲花县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 8-4
莲花县统计局“高精全”部… 9-22
   栏目导航
外埠看莲花
信息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规定
年度报告
依申请公开
规范性文件
考录信息
三农服务
概况信息
价格监测
视频点播
民生工程
政府采购
规划计划
政策解读
重要会议
应急管理
重大项目
专题报道
领导讲话
文件中心
莲花动态
行政收费
统计信息
财政公开
人事信息
机构设置
领导介绍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务之窗 >> 统计信息 >> 正文

莲花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编辑:统计局 来源: 日期:2013-11-12 11:35:31 点击:

   
   2012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整体下行风险持续增大,国内经济走低、保稳定促增长政策相继出台的形势下,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奋力迈出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步伐,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9550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222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68852万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55435万元,增长10.8%。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4835元。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8:42.7:39.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7%、56%、37.3%。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6%。
   年末全县年末从业人员136860人,其中职工人数12178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89人,城镇就业率97%,安置“4050”人员就业388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19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56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840万元,增长35%。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2%,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44873万元,增长12.6%。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5265万元,增长22.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4.1%、36.6%、52.6%、-40.3%、7.1%、43.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2162公顷,比上年增加322公顷;油料面积9805公顷,增加1124公顷;蔬菜面积5930公顷,增加120公顷。果园面积1608公顷,与上年持平。
   全年粮食产量136499吨,比上年增加3851吨,增产2.9%。其中,早稻产量42881吨,增产6.5%。其中:主要粮食品种中,稻谷产量126169吨,增产2.8%。全年油料产量16477吨,增产15.7%
   全年肉类总产量16211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猪肉产量12503吨,增长2.4%;牛肉产量327吨,增长11.2%;羊肉产量247吨,下降4.6%;禽肉产量3118吨,增长1.7%。年末生猪存栏13.9万头,增长3.1%;生猪出栏14.97万头,增长2.4%。禽蛋产量1936吨,增长2.9%。
   全年水产品产量5476吨,比上年下降5.4%。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502吨,捕捞水产品产量974吨。
   全年木材产量1904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4%。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5.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9.2%;耕整机达10514台,比上年增加805台;联合收割机344台,比上年增加37台。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8803吨,增长0.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8647万元,比上年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02%。201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2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730662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26935万元,增长14.9%;实现利税37958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利润24384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04.09%,比上年提高297.65个百分点。
   全县工业园区投产企业47家,安置从业人数10462人,增长22.3%。全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36186万元,增长20.9%;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完成568773万元、17375万元和28647万元,分别增长11.9%、24%和22.8%。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8317万元,比上年下降2.8%;按建筑业总产值计,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31.2万元。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205万元,下降2.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7329万元,增长29.6%。分产业看,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1070万元,增长12%;第二产业投资295530万元,增长28.7%;第三产业投资70729万元,增长43.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56549万元;非国有投资340780万元,增长23.4%,其中民间投资310230万元,增长13.6%。
   全县在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85个,完成投资377135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的比重为94.9%。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个,完成投资206602万元,占全部项目投资的比重为52%;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9160万元,比上年下降45.1%。商品房竣工面积600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9029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5910万元,下降14.4%。
   新城教育园幼儿园学区主体工程、小学学区食堂及教工宿舍、职高学区教学楼、综合楼已封顶正在装修。150万吨旋窑水泥、平丰数控、昊泰冶金等工业项目加速推进,文体中心、安成大道、迎宾广场等77个新型城镇化项目进展顺利,衡茶吉铁路、吉莲高速、吉莲公路、路坊公路、老319国道上六线等交通设施项目扎实推进,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793万元,比上年增长14.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1580万元,增长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5213万元,增长14.2%。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9029万元,增长14.2%;往宿和餐饮业收入额7764万元,增长20%。
   2012年全县共引进项目127个,其中省认定5000万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共引进内资24.97亿元,增长26%;利用外资3825.6万美元,增长31.4 %;出口创汇14562万美元,增长32.9 %。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8995万元,比上年增长8.1%。
   年末,全县公路线路总里程1526公里。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29.96万吨,比上年增长17.3%。货物运输周转量30151.77万吨公里,增长4%。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418.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旅客运输周转量5230.93万人公里,增长6.7%。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72.2万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842.4万元,增长16.6%;电信业务总量2092万元,增长12%。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53.3万件,快递业务量11027件。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8297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26190户,办公电话用户2170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14453户,年末达到164056户。年末全县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92353户,比上年末增加1268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2部/百人。计算机互联网上网用户16023户,比上年末增加3761户。
   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莲花·莲文化旅游节、第三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七、金融
   
   全年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11568万元,增长6.4%。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12639万元,比年初增加69986万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12446万元,增加69961万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8335万元,增加51315万元。
   年末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161550万元,比年初增加35105万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6138万元,增加5605万元。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212万元,增加38万元;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15926万元,增加5567万元。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全县规上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 7家。实现利税总额14976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0946万元。全年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711万元;全县申请专利44项,专利授权22项。
   年末有学校94所,其中高中5所;职中5所;初级中学14所;小学69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36701人,其中高中生5044人,初中生9214人,小学生22443人。有教职工2342人,其中专任教师2233人。小学招生4114人,毕业 3073人。初中招生2895人,毕业3574人。高中招生1760人,毕业1452人。全县共有幼儿园53所,幼儿专任教师57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678人。
   全县共有图书馆1个,总藏量6.98万册;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有12个、建成15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和157个村级、6个社区农家书屋。组织电影下乡2246场,公益电影放映102场,放映各类优秀影片800余部,送戏下乡102场,排练剧目12个,各乡镇自办文化活动70场次,组织文化活动送戏送电影进园区、进企业、进军营26场次。
   
   九、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其中医院3个,乡镇卫生院13个,诊所3个,村卫生室15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卫生技术人员93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10人,注册护士39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27张,其中医院220张,乡镇卫生院231张。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6个,床位1089张,收养救助各类人员1117人。年末全县共有3733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000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87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0.99万人,参合率达到96%;征缴参合基金6090万元,为民政救助对象代缴参合费41.94万元。全年共发放城市医疗救助资金247.7万元,救助对象1335人次,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473万元,救助对象6999人次。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268683人,比上年末增加4140人;年末常住人口238298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5462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0.06%,比上年末提高1.49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3863人,出生率为14.65‰;死亡人口1356人,死亡率为5.14‰;自然增长率为9.5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63。18岁以下人口62401人,占总人口的23.2%;15-35年龄人口72416人,占总人口的27%;35-60周岁人口97410人,占总人口的36.3%;60周岁以上人口36456人,占总人口的13.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571元,比上年增长24%。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9.4%。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758人,比上年末增加1739人。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山上造林1.75万亩,山下绿化0.73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0.6万亩,精心实施了319国道通道绿化5.5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8.5%。
   全年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量409.08吨,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水平,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国家Ⅲ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
    全年平均气温为17.9℃,年度降水1961.1毫米。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27.2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4%。全社会用电量增长9.5%。全县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7.83%。
   坚持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最大的民生,加大力度抓好煤矿等高危企业的安全整治工作,坚持不懈地打击非法生产,安全生产保持稳定态势,全年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实现“零死亡、零事故”。对影响治安稳定的各种不法行为进行了重拳打击,全县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公众安全感大幅提升,荣获“全省平安县”称号。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打印该页
本文网址:
网站首页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 友情提示:转载本站任何文章时请注明出处

中共莲花县委 莲花县人民政府主办 赣ICP备06001400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