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壶生物电理疗法

中国医学治疗史主要经历了6个过程,包括徒手治病时代、简单工具时代、砭石时代、针法时代、药法时代、刀法时代、现代仪器时代等过程。其中砭石已经是产生于石器时代的早期医疗工具了。在《黄帝内经》中有记载砭术这一疗法,不过在东汉之后铜铁器具替代了石质工具,砭术逐渐没落。

而到20世纪80年代泗滨浮石被发现,新砭石疗法盛行,砭术也由此重新复兴。并且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有一些综合了砭术的疗法出现。砭壶生物电理疗就是结合了太赫兹生物电和砭壶热效应,运用两种疗法来进行生物电疗疗愈的项目。

具体来看两种疗法,其一是太赫兹生物电。太赫兹波通常指的是频率范围在 0.1-10 THz 的电磁波,它处于微波和红外频率之间,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比如高穿透性、低光子能量、高带宽和光谱信息丰富等。太赫兹波能被生物组织中的水强烈吸收,能与生物组织中生物大分子和这些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产生共振,因而太赫兹波在生物医学中有许多潜在的应用。

而砭术在开篇就已经介绍,是中医六技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7年就有科学家对砭石进行了物理测试,发现砭石具有超远红外线和超声波。当人体接触砭石后,小血管及毛细血管中的血液会加速流动,起到了促进机体微循环、改善新陈代谢的作用。

砭壶生物电理疗法正是把两种疗法结合,双效叠加,基于中医经络学、和生物电共振原理,实施动态生物电调理,动态打通人体的经络,促进人体气血畅通。

因此,该理疗法是一种纯绿色疗法,可广泛应用于三焦疏通调理、颈肩调理、带脉调理等场景,有助于实现疏通经络、防止堵塞,通达气血,舒缓神经等功效。